附红细胞体病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_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5-03-17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叫红皮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破坏猪体红细胞造成机体贫血,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附红细胞体病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_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叫红皮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破坏猪体红细胞造成机体贫血,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流行特点:1、传播途径:吸血昆虫,如:蚊虫、吸血蝇、猪虱等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猪只相互斗殴、舔食断尾的伤口或饮食被血液污染的水和饲料发生直接传播;被污染的器械传播;怀孕母猪感染后,可通过胎盘直接传染给胎儿,此外,人工授精也可传播该病。

2、流行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季节多发3、易感猪群:体病可发生于各年龄和品种猪,通常发生在脯乳仔猪和怀孕母猪以及免疫力低下的育肥猪身上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一般症状:本病潜伏期一周左右,病猪体温突然升高40-41.5 ℃,皮肤发红,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猪体力下降,走路摇摆不稳,喜欢堆卧,便秘或腹泻;背腹部毛色铁锈色,皮肤苍白,可视粘膜苍白,轻度黄疸;尿液淡红或呈红褐色患病后期可视粘膜黄疸或苍白,患病猪体型消瘦,贫血,相当多病猪眼圈、肛门周围皮肤发青;耳尖变干发绀,边缘向上卷起,排血红蛋白尿,最后呼吸困难,衰竭死亡。

仔猪症状:7—10日龄仔猪多发,体温升高至40.5-42 ℃;结膜苍白或变黄;四肢抽搐发抖;腹泻粪便深黄色或黄色粘稠,有腥臭味,死亡率在20-90%,部分很快死亡大部分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

断奶仔猪多发病于40-60日龄,病猪嗜睡,精神沉郁,喜扎堆,体温升高,病程时间延长,体质弱的仔猪皮肤苍白,大部分病猪结膜发炎母猪症状: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患病精神不振,喜卧,体温升高,大部分病猪皮肤发红,个别猪中后期皮肤黄染或苍白,部分怀孕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产弱仔,胎儿或死胎皮肤苍白,皮下脂肪黄染。

病愈母猪死胎率高,哺乳母猪发情延迟病理变化:主要病变贫血,黄疸,发病猪皮肤、黏膜苍白黄染,部分猪全身皮肤发红;血液稀薄,凝固性差;淋巴结肿大多汁呈土黄色;肝脾肿大,边缘有米粒大隆起的紫色梗死灶;胆囊肿大胆汁变多;肾脏贫血,有出血点。

诊断:1、临床诊断:本病的发热、贫血、黄疸等症状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2、实验室诊断:去病猪血液于载坡片上涂片,瑞氏或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观察到红细胞边缘不整齐,血浆中有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虫体。

用瑞氏染色,虫体呈紫蓝色;用姬姆萨染色,虫体呈紫红色治疗:1、注射用三氮脒,3-5mg/kg体重,肌肉注射病重猪群除用注射用三氮脒外,同时肌注长效土霉素严重贫血的猪群补充补铁合剂、VB12、VC等,疗效明显。

2、预防:在该病流行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红弓链抗或土霉素等,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本病目前尚无疫苗免疫,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只有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与对症治疗的方法:1. 在本病的高发季节,应扑灭蜱、虱子、蚤、螫蝇等吸血昆虫枪神和枪神特号,同时加强猪群驱虫。

2.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预防量的多西环素或红弓链抗连续7天,3.发病小猪用磺胺-5-甲氧嘧啶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天,同时注射1次铁制剂。

红弓链抗高效驱虫,防控血虫系列精品 防控弓形体、附红细胞体、链球菌的真正良药!主要成份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0%、甲氧苄啶特 点 分子破壁技术使磺胺药接近中性,在减少副作用的同时,提高了疗效,真正抗原虫良药。

主 治◎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病、猪萎缩性鼻炎、副猪嗜血杆菌、水肿、链球菌;对大肠杆菌、喘气 病、仔猪黄白痢及肠炎有很好的疗效症状:由以上疾病引起的体温升高至40-42,呈稽留热、食欲逐渐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便秘有时下痢、水样腹泻、食欲减退、肾炎、肾肿及繁殖障碍,呼吸困难咳喘呕吐。

皮肤尤其是四肢内侧发红有淤血斑怀孕母猪个别流产或死胎,未孕母猪不发情或屡配不孕,仔猪往往形成僵猪◎鸡葡萄球菌病、传染性鼻炎、禽霍乱、球虫病、下痢、住白细胞原虫亦有很好的疗效用法用量畜禽拌料:每100g拌料200kg,预防量减半,连用3-5天。

饮水:每100g兑水400kg,预防量减半,连用3-5天专家提醒:本品100g拌料80-100斤可治疗母畜久不发情和屡配不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